本文作者:linbin123456

央企信托-重慶榮昌標債集合信托(榮昌投資公司)

央企信托-重慶榮昌標債集合信托(榮昌投資公司)摘要: 本文目錄一覽:1、重慶八大投具體是哪些公司?2、...
微信號:18321177950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本文目錄一覽:

重慶八大投具體是哪些公司?

重慶八大投:

重慶市高速公路發展有限公司。

重慶市高等級公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重慶市建設投資公司。

重慶市水利投資有限公司。

重慶市開發投資有限公司。

重慶市水務集團。

重慶市地產集團。

一、渝富——地方金控樣本.

金控,即金融控制股份公司的簡稱。以控制其他公司的股份作為主要業務。根據控股關系形成一種母子公司關系。母公司除控股子公司外,本身還有特定業務的控股公司為事業型控股公司。本身沒有特定業務,專門以控股子公司為公司業務的控股公司稱作純粹型控股公司。重慶渝富與廣安愛眾集團均為事業型控股公司。

渝富,全稱重慶渝富資產經營管理公司,2004年成立,注冊資本金10億元,歸口國資委管理。是重慶市的地方金控集團,負責處置不良資產、金融控股、土地儲備、參股國企;在“九大投”中,渝富作為金融類的投資集團而別于另外八大建設類投資集團(渝富對國企的運作著實高明)。渝富運作模式主要有3個。分別是不良資產處置、資本運作與儲備地產,他在這三個模式中嫻熟地變著臉。他發動大量現金資本直接進行投資已成為常態,在不良資產面前,它以資產管理公司身份出現;對金融資本領域大舉進入,又現回金控面目。坐擁大量土地儲備,則近似一家地產集團;“善變”的渝富,忠實地充當著“重慶市國資委的一個工具”。如其他府投平臺一樣,充當著重慶市委市政府,或者說是操盤手黃奇帆的工具。

(一)處置不帶帆良資產

渝富最初的運作帶有“空手套白狼”的色彩。

2000年,重慶市政府開始通過處置爛尾樓、債轉股等方式解決當地企業,尤其是國企遺留的不良資產。?2003年,萌發把分頭分散進行的各種債務重組,統一到一個平臺、一個系統上來集中運作。這與當初將國債項目集中成立各類建設投資公司如出一轍。同年3月渝富成立。(廣安區將項目資金打捆使用與之異曲同工)

渝富揚名資本市場的代表作是處置工商銀行重慶分行一筆107億元的資產包。彼時,重慶市政府以市財政局持有重慶市商業銀行、上海長發集團和蠢談雹交通銀行的國有股權計3.18億元,以及經評估后的國有土地資產7.02億元作為公司實收資本,共計10.2億元組建重慶渝富,其后重慶渝富又將政府陸續注入的土地資產做為抵押,從重慶國開行獲得21.7億元長期城投公司 ,進而一舉拿下重慶工行107億的不良資產包,?實際償付率為20.28%。然后再由債務企業回購該公司持有的債權。

(二)資本運作

渝富在國企面臨困難時,他不是輸血,而是“煮一鍋羹,各分一杯”。渝富以資本優勢幫助國資委下屬的產業集團進行投入,他扶持的不只是國企,更是產業。重慶國資委提供的數據顯示,自渝富成立以來累計為國企改革、改制、重組提供周轉資金181億元。

(三)儲備地產

2007年末,渝富土地儲備總量達到37052畝之巨??梢圆聹y:渝富儲地的手法應該同城投、高投、水投等大致相同,只是側重不一樣,渝富是幫助城區內的國企“退城入園”與產業升級,同時盤活土地與企業,有點“以資本換土地”的味道,而城投則是以城市公共基礎設施換地,高投是以路換地,水投是以水利設施換地。

二、城投——政府性投融資平臺的標準

城投全稱為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公司,1994年成立,當時注冊資本2000萬元。定位為籌集、管理城市建設資金,投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專業投資公司。

2002年,重慶市為加快政府投融資侍弊體制改革,對城投公司職能重新定位,明確為城建資金的總渠道;主城區路橋建設的總賬戶;城建資金所需土地的總儲備定位(也稱“三總”)。目前初步形成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及工程項目管理為基礎,集金融、土地整治經營、大型市政設施管理和房地產開發等綜合性、跨行業、多元化產業結構的大型國有集團公司構架。截止2009年6月,重慶城投總資產達604億元,累計籌融資近800億元,投資主城橋梁、立交、道路等市政公用設施項目70多個,已建和在建的跨江大橋8座。先后建成鵝公巖大橋、解放碑廣場、人民廣場等,救活了重慶萬州機場和黔江機場?,F任董事長華渝生,1953年生,重慶人,研究生學歷,高級經濟師。

重慶城投主要在城市建設方面發揮作用,一是根據重慶市的城市規劃和每年基礎設施的建設計劃,投資建設主城區的重大的公益性的基礎設施,包括城市道路、橋梁、廣場、展覽館、會展中心、植物園等,這些建設幾乎都是公益性的,而且投資規模相對都比較大。二是對投資項目進行管理和控制,主要是資本運作。三是參與舊城改造。重慶城投應該最符合政府性投融資平臺的要求,投資范圍基本全是城市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而其巧妙的經營手段能使自己不至虧損而收支平衡是最成功的地方。其融資模式主要有四個,分別為:

(一)信托投融資

信托與銀行、保險、證券共同構成現代金融業,相比之下更具專業性,更需要高明的操盤手。重慶城投運用信托投融資通過其控股的子公司重慶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簡稱重慶國投)來實現,“以基礎設施和金融為投資重點,不斷壯大信托主業?!边@是超級操盤手黃奇帆給重慶國投的定位。2002年前,重慶國投管理的信托資產才4000多萬元,僅4年時間,就增至168億元,大部分投向了基礎設施。其大手筆包括:重慶沙坪壩區鳳中路改造,信托支持2億元;投資大渡口區基礎設施2.69億元;牛滴路改造9500多萬元等。

城投最精彩的一幕當屬以信托資金實現對渝涪高速的經營控股權,渝涪高速總造價49億元,當年如何籌集資金完成這條路建設的情況不得而知,問題是如何收回投資成為當地政府頭疼的一件事。2003年,重慶國投和重慶高速公路發展有限公司(簡稱重慶高速)共同成立渝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簡稱渝涪高速),以接手經營權來為公路買單(這里面應該有TOT的原理)。新公司注冊資本20億元,重慶高速出資6億元,重慶國投出資14億元??墒侵貞c國投并沒有14億的真金白銀,于是其設計了渝涪高速公路股權信托計劃來募集這14億元的資金。該信托計劃為國內最大規模的集合信托計劃。之后,渝涪高速過路費收入2004年為3.78億元,2005年為4.03億元,重慶國投效益可觀。

試作猜測:按照黃奇帆的思路,除了上市融資與銀行借貸之外,還有外資、民資可以利用。而外資與民資最青睞的莫過于政府性壟斷行業與項目,總投資49億元的渝涪高速正屬于資本密集性、市場化程度低、壟斷性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故而采取股權信托必然受到外資與民資的歡迎,可以說重慶國投無疑是利用股權作為杠桿撬動社會資本的典范,我們學習重慶國投的此一經驗,精華是股權利益的杠桿作用,關鍵是壟斷行業這個收益保證。

(二)發行企業債券

2002年,重慶城投發行15億元債券,主要用于“半小時主城”建設,這是西部第一家經中央特批向全國發行的企業債券;2005年,重慶城投又發行20億元規模的企業債券。其后,重慶城投還發行了一次企業債券。目前,重慶城投是西部唯一一家發行過三次企業債的企業。

(三)BT與BOT模式

這兩個模式主要被城投運用在橋梁建設上。BT模式主要針對本身無法經營的橋梁,往往是城區范圍內的橋梁,于是與橋梁附近的土地掛鉤,充分運用土地增值這個杠桿,撬動社會資本,而BOT模式則無須與土地掛鉤,直接用經營權融資,“用時間換空間”,往往運用在遠離城區的交通要沖。

城投運用BT模式比較有代表性的是2004年朝天門長江大橋的修建,這座橋工期3年,建成后,按照審核投資額度進行回購。而回購大橋的錢來自土地增值。大橋開工前,城投在大橋連接的主要地區擁有7000多畝土地儲備。這些土地的價格無疑隨著大橋的修建而在原來的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試作推測:大橋附近土地隨著大橋建成而升值的預期是BT模式被重慶城投成功運用的關鍵,要借鑒的話,何止是橋梁,城市中任何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只要能使附近土地增值,都可以考慮土地增值的杠桿作用,運用BT模式。

城投采取BOT模式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投資20億元的重慶嘉華嘉陵江大橋。這座大橋采取BOT模式來承建,其經營期限為27年,然后再還給重慶市政府。

結合廣安區思考:流杯灘大橋可否采取BOT模式,現在廣安河東工農業均有巨大的發展,河東河西之間的交通需求非常大,而廣渝城際高速很有可能會在花橋鎮設出口,流杯灘大橋對于廣安統籌渠江兩岸發展意義重大。

城投綜合運用BOT和BT模式最成功的一年是2004年,這一年城投開工建設了5座跨江特大型橋梁,投資總量達120億元。目前,石板坡長江復線大橋、菜園壩大橋、朝天門大橋、嘉華大橋、魚洞大橋都已投入使用。這是重慶城投采用新型融資方式在中國乃至全世界創造的一個奇跡。

(四)上市融資與銀行借貸

重慶府投平臺公司均有上市直接融資的打算。重慶城投獲得各大銀行的綜合授信達131億元。

三、地產集團——政府意志的忠實執行者

地產集團全稱為重慶市地產集團,2003年成立,是重慶市政府的直屬企業,注冊資本20億。集團下屬子公司包括:重慶中振土地治理公司、重慶市城市建設發展公司,重慶大宅物業管理公司、重慶康田置業公司,以及參股的中新大東方人壽(保險公司)、重慶航空等公司。

當初設立地產集團的目的是通過土地的儲備來搭建一個優良的投融資平臺,為經濟和公益事業籌集資金。所以,地產集團所有活動都體現了重慶市政府的意志,體現重慶發展經濟的思路,地產集團是政府意志的忠實執行者。所以集團的職責是:建設用地的征用、土地收購儲備和耕地的占補平衡,以及廉租房建設等。

具體而言:一是建立政府主導型土地儲備供應機制,調控土地供應市場,保證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實施,通過市場運作機制進行土地整治,提供“熟地”交由政府拍賣,為政府積累資金;二是落實市政府關于土地開發整理的要求,為實現耕地“占補平衡”提供新的耕地資源;三是承擔市政府確定的廉租住房項目建設;四是結合土地儲備,承擔市政府涉及舊城改造建設等交辦任務。

(一)經營土地

重慶大學城是地產集團的代表作。整個大學城建設資金投入在100億元左右。地產集團運作的核心是:把基礎設施弄好,把“生地”變成“熟地”。全過程是:從政府那里征地,以土地向銀行抵押獲得城投公司 ,以此城投公司 來平整該土地,再賣已經平整好的土地,最后從中獲利。

地產集團主要大手筆還有:重慶中央商務(南部)開發區、重慶西永微電子工業園(該園區定位于建設全國領先、西部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IC產業基地,以集成電路為代表的微電子工業園區)。

(二)進軍保險業

黃奇帆認為,“一個完整的物流體系是由加工平臺、金融平臺、運輸平臺三個平臺構成?!?地產集團為此早已埋下伏筆。2004年4月,地產集團和新加坡大東方人壽簽立合作意向書,并向國家保監委遞交保險公司成立申請。2005年8月,雙方正式合資設立了中新大東方,該公司注冊資本3億,雙方各出一半。董事會6人,雙方各派3人,董事長為地產集團的李英儒,財務經理也來自地產集團,總經理為新加坡大東方人壽的陳建才。

地產集團進軍保險業,準確是說是重慶市政府進軍保險業,有其不得不為的原因。一方面,重慶經濟發迅速展,其經濟地位已直指長江上游經濟中心,一個區域性經濟中心不能不發展金融業,而保險業是金融業必不可少的產業,但是,重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屬于自己的保險公司。另一方面,重慶市經濟發展需要大量資金,但是,重慶保險資金卻大部外流。之前,在重慶開展業務的保險公司總部都不在重慶,因此重慶市每年有40億-50億元的保險資金流出。而中新大東方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總部設在重慶,可以保證保險資金留在重慶。

試作猜測:一個地方的資金外流,無法參與本地經濟建設,這就是一種損失。所以我們認為“西錢東用”是對西部地區不公平的“抽水機效應”,落后地區的銀行將存款拿到發達地區去放貸是不道義的。

而且,通過中新人壽的組建,還牽出更深遠的金融布局。新加坡大東方人壽是新加坡大東方(控股)的獨資子公司,而后者又是新加坡第二大銀行——華僑銀行的子公司。目前華僑銀行正積極參與重慶市商業銀行的重組。

(三)以高端資本運作回歸府投平臺支持公益的本質

目前,重慶鐵路、公路、水運的樞紐框架性要素基本齊備。但是,重慶沒有自己的航空公司,設立重慶航空可以使重慶的交通樞紐更加完善。他將以江北機場為基地,開展重慶市始發至西南地區以及國內大中城市的公共運輸業務。

航空是一個資金密集性行業,航空公司虧損的居多,但是重慶卻要反其道而行之,這實在是大擔當與大智慧。第一,在重慶所有府投平臺中,地產集團的“利潤”最豐厚,按照其收支平衡的思路,“吃虧”之事理當承擔。第二,重慶高標準打造區域經濟中心,高標準提供公共基礎服務,航空服務必不可少,這是對區域經濟中心地位的維護。第三,我們不能只分析航空公司本身的虧損,而忽略其對旅游、國際貿易等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這實際是重慶市政府高瞻遠矚的謀劃。

四、高發司——逼出來的高速

高發司全稱為重慶高速公路發展有限公司,是重慶所有高速公路的開發商和運營商。業務歸口于重慶市交委,注冊資本為20億元人民幣,總資產500億元人民幣。主要任務是負責全市高速公路的建設運營、養護、融資等工作。截至2003年底,重慶建成高速路581.7公里。而從2004年至今不到6年時間,高發司完成了此前14年的高速公路建設量,建設速度比以前快了一倍多。

高發司前身為重慶高速公路建設管理處和重慶高級公路建設指揮部。1998年為改變原有高速公路管理單位過多,機構重疊,各自為政的局面,改組重慶高速公路發展有限公司。2000年,重慶市交委做出完善高發司體制的決定,把全市高速公路建設、營運劃歸高發司統一管理。2003年,在重慶市提出“二環八射”高速公路規劃背景下,高發司對下屬建管合一的全資子公司實行建管分離,分時序按照片區組建專業化的建設、營運公司,承擔2000公里高速公路的建設管理重任,高發司真正高速發展的時期也就在這個“二環八射”背景下,這是加壓驅動的結果,逼出來的高速度。

高發司主要采取債權融資、統貸統還的的銀行城投公司 融資以及BOT合作、轉讓經營權等融資模式。

采取BOT模式的高速公路有:渝鄰高速、墊忠高速、渝遂高速等。

轉讓經營權的高速公路有成渝、渝涪兩條高速公路。

試作推測:由于高速公路是收費公路,所以收益沒有問題,高發司融資面臨的問題是資金量大、部分線路收益差、以及建設與管理的問題,其運作模式簡單,而且是越簡單越好,就3個思路的結合。一是總的思路,他是重慶所有高速公路的開發商與運營商。二是統的思路,不只是銀行城投公司 采取統貸統還,其他融資方式也是“統貸統還”。三是分的思路,建管分開,承建的不同時間段,不同路段都實行總公司控制下的分開管理。

五、從高投到交旅——華麗轉身背后是更高深的謀略

高投成立于2002年,全稱為重慶高等級公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業務歸口于交委。成立背景是“8小時重慶”交通規劃,有儲備土地,經營土地的權利。2006年更名為重慶交通旅游集團公司。

(一)高投主要大事

1、“8小時重慶”公路建設。2000年,重慶市提出建設“8小時重慶”工程。建設轄區內四十幾個縣級行政區域的高等級公路路網、將所有區縣到主城區的時間距離縮短到8小時。要求在2003年底,重慶最邊遠區縣到主城的時間也要縮短在8小時內。為實現這一目標,重慶市先前采取的投資途徑為:1/3國債投資,1/3市政府專項補助,1/3由各區縣籌措。但是由于區縣政府財力單薄,施工單位融資又很困難,各地10多億元的自籌資金很難落實。到2002年11月,時間過去2/3,工程卻只完成1/3。這時,黃奇帆提出組建重慶高等級公路建設的投融資平臺,將分散使用的各種資金集中起來,形成規模優勢和提高融資信用度,再向銀行城投公司 ,解決資金不足的困境。

高投可謂臨危受命,應運而生啊。其用重慶市政府注入的13.7億元注冊資本金撬動了各大銀行總計約118億元的授信城投公司 ,達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2003年底,“8小時重慶”工程相繼竣工。

2、回購1680公里區縣公路。高投用5年時間回購重慶市各區縣公路40條、里程1680公里,撤銷21個收費站。這雖有點“官進民退”的味道,但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本來就應該由政府來主導,這也府投平臺的初衷。

3、建設縣際聯網公路。繼“8小時重慶”工程之后,重慶公路干線網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新建36條、3000多公里縣際聯網公路。每兩個相鄰的區縣之間,至少有一至兩條高等級公路相連接。重慶市約70%的鄉鎮、近2500萬人直接受益。

4、在西部率先取消所有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2009年,國家出臺“逐步有序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政策。雖然西部地區的二級公路并沒有納入此次取消的范圍,但黃奇帆還是決定重慶市境內所有政府還貸二級公路全部取消收費。高投因此每年少了8個多億元的營運收入,但重慶市卻獲得了超過100億元的中央補貼。這是繼三峽工程之后,中央對重慶第二個單個項目直補超過100億元的項目。

5、從高投到交旅。旅游線路離不開道路將景點串連起來,再好的旅游景點,沒有路就只能是藏在深闈無人識,?2006年,重慶市將高投改名交旅集團。這是重慶市政府對高投的戰略轉型。這里面包含了重慶市政府對于旅游產業相對交通設施依存度的精準認識,充分發揮了高投修路的優勢,使交通與旅游兩相互動,共同促進。由高投華麗轉身過來的交旅集團很快提出了“旅游管理一體化”的概念,并相繼成立“長江三峽”、“都市旅游”、“烏江畫廊”三個子公司,用最快的速度對重慶各景區實施整合和打造。

(二) “以路換地”模式

比較有代表意義的是長壽區長江大橋的修建。其運作方式為,高投負責大橋修建,長壽區則劃出大橋附近土地5000畝給高投,高投以土地為抵押向銀行申請城投公司 ,將橋建好后交長壽區。這時高投所有的5000畝地已經增值了將近3億。

試作推測:一般認為,路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共基礎設施,路修到那里,哪里的土地就會升值。而對于許多區縣政府而言,他本身大多財力受限,想修路又拿不出錢,重慶的模式就是由高投與區縣合作,由區縣先圈了一點地給高投,高投如果需要融資就拿圈來的地去抵押城投公司 ,然后由高投負責給區縣修路,路修好了,土地也增值了,區縣利用修好的路搞開發搞產業都容易了,“以地換路”的思路其實是一種為了加快發展,以空間換時間的思路。

六、開投—— 公交建設營運集團

開投全稱為重慶城市交通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由重慶開發投資公司(此開投可視為老開投)、公交集團、站場集團三大國企合并重組而成。主要負責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的投融資及建設。側重于鐵路、輕軌、公交、站場、民航等方面的建設營運。注冊資本34.64億元,目前資產總規模為300億元左右?,F任董事長為原市交委主任丁純。

開投重組仍然由黃奇帆親自擔當推手,其背景有三:一是重慶計劃在2008年至2012年新建180公里輕軌(重慶在過去10年才建成20公里輕軌)、69個公交站場,這需要巨量的資金,需要通過開投融資來實現。二是理順體制,整合資源。整合前,有時一件很簡單的事也要分別聽取3個企業的意見,程序復雜。整合后,對于城市交通如何發展,直接在公司董事會上討論解決,什么地方建公交線、什么地方鋪輕軌、什么地方建站場,統一協調安排。預計2017—2020年,重慶將發展成中國第六個、內陸第一個特大城市,這需要有一個大手筆。

黃奇帆甚至打算利用開投投資百億元建城市鐵路環線,市民坐火車上下班。

開投成立較晚,在運作上暫時沒有渝富、城投等平臺的亮點與大手筆,但可以想像的是,開投幾乎整合了重慶所有公交系統的存量資產,壟斷了重慶所有的公交產業,而公交對于一個特大城市來說,那是最基礎的公共服務,只要能保持暢通,這本身就是一個大手筆。通達通達,既然通了,能不達嗎?奇帆市長,奇人也!

七、水投——水產業的締造者,全國水投的樣本

水投全稱為重慶市水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重慶市水利建設的投融資平臺,也是全國水利行業首家省級水利投資集團,?2003年成立,注冊資本16.39億元。主要業務有:大中型水源工程、治污工程、中小水電站項目開發、主城區外17個區縣的水務一體化經營,有儲備土地的職能。水投成立的背景是重慶“九五”水利工程與“澤渝”水利工程。其在投融資方面可謂是亮點紛呈。

請推薦幾個央企背景信托、政府財政支持的好信托產品?哪里能最快買到呢?

中鐵返謹信托正在發行的新產品,符合您的“央企背景信托、政府財政支持”漏談基 要求

產品詳情如下:

中鐵信托?優債1326期成華區債權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

100萬元≤認侍首購金額<300萬元,預期年收益率9%;

認購金額≥300萬元,預期年收益率9.8%

央企背景信托;政府財政支持;連帶責任擔保;項目位置優異

可以到好買財富購買,足不出戶,就能完成購買 ,或者百度里搜索“優債1326期”

標債信托是什么風險

標債信托是一種投資工具,它是由一個信托公司發行的,用于投穗鍵資標準化的債券。它的投資風險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市場風險:由于債券價格的波動,投資者可能會面臨市場風險,即投資者可能會因債券價格的波動而損失資金。

2. 利率風險:由于利手嫌率變化,投資者可能會面臨利率風險,即投資者可能會因利率變化而損失資金。

3. 信用風險:由于債券發行人可能無法按時償還本金和利息,投資者可能會面臨信用風險,即投資者可能會因債券發行人無法按畢族手時償還本金和利息而損失資金。

4. 匯率風險:由于匯率變化,投資者可能會面臨匯率風險,即投資者可能會因匯率變化而損失資金。

重慶八大投具體是哪些公司

重慶八大投:

重慶市高速公路發展有限公司。

重慶市高等級公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重慶市建設投資公司。

重慶市水利投資有限公司。

重慶市開發投資有限公司。

重慶市水務集團。

重慶市地產集團。

“八大投”是重慶的一張名片。在操作模式上,重慶向“八大投”注入土地資產,讓其從銀行處可獲得抵押城投公司 ,使得重慶的投資突飛猛進。

“重慶大大小小‘基建’項目的融資,全靠‘八大投’支撐”。一位城投公司相關人士證實,“八大投”在各大拿睜銀行授信額度共2000億元。

數據顯示,重慶在2003年時的國有資產總額1700億元,5年后3200億元,8年后的2011年更是飆升至1.46萬億元。

擴展資料:

2002年,對經濟理論消弊歲方面有獨到見解和豐富的國有資產管理經驗的黃奇帆借鑒“上海模式”,牽頭整合各類分散的政府資源,在此基礎上組建了重慶“八大投”,即重慶城投公司、高發公司、高投公司、地產集團、建投公司、開投公司、水務控股和水投公司。

這“八大投”由重慶政府擁有、授權經營,目前已經成為重慶基礎設施、城市建設等公共領域重大項目重要的投融資平臺,截至2009年初,重慶“八大投”資產總額達三千三百億元人民幣。

參卜備考資料:人民網- 重慶"八大投"模式成討論熱點

央企信托背景的,現在有什么信托產品可以買?收益率在8%以上的

產品太多央企信托-重慶榮昌標債集合信托,推薦信托公司給你。

央企信托背景的公司推薦3家:銀監會直管的7家里,風控最好的中信信托(規模第中歷一、資源類信托最有優勢)、外貿信托(2股東,中化旗下)、各地銀監局管理的:華潤信托(2股東,風控保漏前守,返培清地產類信托最有優勢)。

央企信托-重慶榮昌標債集合信托他的央企背景信托公司有的股東太雜太分散,風控水平相對差一些,就不推薦了。

個人不推薦選擇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產品。

文章版權及轉載聲明

作者:linbin123456本文地址:http://www.falseprion.com/?id=35956發布于 05-15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定融標債網

覺得文章有用就打賞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微信掃一掃打賞

閱讀
分享

發表評論

快捷回復: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15人圍觀)參與討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