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linbin123456

浙江安建展圖實業政府債定融(浙建安b)

linbin123456 03-24 56
浙江安建展圖實業政府債定融(浙建安b)摘要: 本文目錄一覽:1、定融政信在什么平臺購買2、大佛:多家機構走訪記...
微信號:18321177950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本文目錄一覽:

定融政信在什么平臺購買

定融政信在政府浙江安建展圖實業政府債定融的各類融資平臺(地方國資委控股)融資平臺購買。

定向融資也一樣具備國家的監管和符合法律文件的要求。政府對投資者的每一筆投資都直接簽署合同浙江安建展圖實業政府債定融,并出具確認函且加蓋公章。受法律監管與保護,安全性毋庸置疑。

政信項目是受公眾監督融資的地方政府平臺公司發行的,地方政府平臺并不會跑路,但國家也不會出臺相關措施來強制地方政府平臺按時還款,如果出臺這方面的相關規定,那么就與2018年出臺的資管新規,要求打破剛性兌付相悖了,融資也是需要市場化,遵循市場規律的。

【拓展資料】

政信定融(政府平臺定向融資計劃)就是指政府城投平臺以一定的抵押物或質押物或其浙江安建展圖實業政府債定融他平臺的信用擔保為基礎,面向市場上的特定投資者募集資金,然后用于該平臺所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或特定的項目中,并且按照合同約定期限給投資者還款付息的一種直接融資類產品。

以政府信仰作背書,政信項目共有四種:政府債、城投債、政信信托、政信定融。政信項目的融資方一般是政府的各類融資平臺(地方國資委控股),政府融資平臺負責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開發等。

政信類一般對應的是債,主要是地方政府平臺發的債。你可以把政信債理解成底層資產,就跟城投公司 平臺的底層資產是車貸或者房貸等一樣,政信類的債就是各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借的錢,真正的地方政府平臺一般都是當地的國資委或者財政局直接控股。如果是直接參股和間接控股的,它的政府信用都要大大減弱,至于那些間接參股或者下屬N級子公司入股的,這種意義就更小了。

特指定向融資,也就是向特定對象募集資金。它的資金一般走的通道是各個地方的金融資產交易中心,項目在交易中心備案后即可以發行,屬于場外交易,一般對應的也是非標資產。這類非標準化資產一般主要是基于對用戶的需求,而開發出來的非標資產,它的起投門檻可以比較低,一般十萬就可以起投,甚至有些膽大激進的還有五萬起投,但那類的風險一般都不低,只有很多饑不擇食的民企債才會發行起投只需五萬,甚至期限短于一年產品。比如浙江安建展圖實業政府債定融我們以前投城投公司 時,因為不懂,貪收益投過一些起投門檻很低的金交所產品,那種風險其實就很高的。

大佛:多家機構走訪記

上周,我們團隊拜訪了多家專做政信項目的機構和個人,主要是為了多方面多渠道了解不同機構對政信項目的理解和看法。

一、對政信項目風險的認識

?可以達成共識的一點就是: 政信項目沒有終極風險 ,也就是平時說的政信是有信仰的。我們拜訪的三家機構,最早的機構從2014年就開始做政信,他們歷史上做過的政信非常多。但截止到目前,還沒發生過有借了錢賴賬不還的案例。拜訪的三家他們主要做的還是成渝及其周邊地區的政信項目為主,截止到目前,這兩塊區域也還沒發生過政信 和展期。 ?另外個人有一位在銀行上班的朋友,他做的業務就是專門針對公務員的 貸款 。他的客戶主要就是四川地區的公務員,當朋友在做業務時,也在順帶給我們打聽各個地方的政信類地方債的情況。據朋友線下了解的:過去這么多年,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借了的都還了,還沒出現過傷到投資人本息的先例。

?其實在個人開始投政信之前,我們團隊就討論過政信的終極風險,如果全國有出現大面積政信 苗頭之前,上頭肯定會開動印鈔機來稀釋債務。比如降息降準,釋放流動性,你看歐洲國家的債務比我們嚴重的多,現在歐洲央行直接把基準 利率 降到-0.5%,意思就是您老百姓跑去存錢,不僅不要利息還要倒貼錢,負利率一啟動,很多利息實際上就不用還了,很多債務也就這樣化解了,最后還是底層老百姓買單,另外溫和的通脹也有利于經濟的發展。美國央行在最近8月份和9月份連續兩次降息,其實也可以緩解美國債務的風險。前些年加息周期時,美聯儲加息速度慢:15年加息一次,16年加息一次,17年加息三次,18年加息四次,具體的加息時間見 ID:lsdf628 的《 投資人不得不了解的經濟周期 》,其中加息頻率最快的也就是2018年,每個季度加息一次。過去的四年中其實全球主要都是在加息周期中,到了2019年后,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扛不住加息了,然后加息周期結束,絕大多數國家重新開啟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美聯儲一上來就是連著兩個月降息。世界主要國家降息周期開啟后,未來數年債務政信 的風險也會降低。

二、政信類項目還款順序上的認識 ?政信類地方債的資金來源大頭主要銀行,尤其是地方上的城商行,其實城商行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都是屬于地方上管轄的,這種情況下,地方上的城商行必須扶持本地的城投公司。除了銀行的貸款資金以外,還有就是公開發債,舉個成都花園城投的融資的例子。 ?銀行授信19.45億,目前已經用了12.95億,如下圖:

?公開發債19.04億,如下圖:

融資租賃,如下圖:

?? ?信托貸款,如下圖:

一般銀行和公開發債的資金來源才是大頭,融資租賃公司和信托貸款占的比例都不多,定融政信債的資金來源,那就是個下酒的小菜,占的比例非常小。有機構統計過全國異地發行定融政信債的存量,預計只有600-700億的存量,而全國地方債務的總規模,有好幾十萬億,所以大家可以想象異地發行的定融政信量有多少,屬地發行的定融政信債存量能稍微多一些,但跟地方債總量幾十萬億的規模還是沒法比。它的資金主要還是靠銀行貸款,其次是公開發債,然后這兩年信托的資金會進的越來越多,信托目前的規模不到30萬億,除了一半左右的資金流向地產,估計有三分之一左右流向了政信,其次還有小部分資金跑去個人信貸資金計劃類的,那都是少數。但有一個問題就是,今年以來,不允許有新增的或者違規的資金投放到地產領域,資管的資金也在嚴格限制流向地產。那么原來還有那么大規模的信托資金,有些就會被動跑去流向政信,大家不可能養著團隊天天不做業務喝西北風啊,其實怎么說了,政信雖然賺的少點,但終極風險幾乎沒有,做了業務還能養活團隊,不做業務的那更是虧損;地產公司的貸款雖然利潤高點,但很多民營地產公司長期看風險也不低。

?除了信托的資金,還有就是原來P2P的資金,因為P2P里面的三降,甚至很多地方直接要求待收清零,P2P里面的資金也被倒逼跑出來,再不從P2P里面跑出來的,可能連本金都要搭進去了,跑出來后想找一個比P2P風險更低,起頭門檻不太高的品種, 收益 率也不要低的太離譜的,您說除了政信還有啥?進股市風險更高,指數基金倒是誰都會定投,但又有幾個人會止盈的呢?一直定投不止盈的,一不小心錯過一個周期的高點,就需要再等數年的下一個周期的高點。其實絕大多數人都沒那個耐心去熬,或者即使有耐心也很難把握住該什么時候止盈。所以像我個人以前在P2P里面投的資金,很多就流向了風險更低,收益中偏低的政信類政府債上面。

?此外,今年銀行的資金也是在被限制流向地產,因為違規向房地產公司放貸而被處罰的銀行今年還不少,上頭想的是銀行的資金盡量多給中小民營企業放款,但中小民營企業風險那么高的,有幾個銀行敢放啊,放款容易,收回來難。

國內要求的是穩定,穩定壓倒一切,所以從還款順序上來說,一般情況下是先還定融政信的錢,然后再是還信托的錢,最后是銀行的錢。因為定融政信的資金全是來源于散戶的資金,我們每筆打款,就是打給您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銀行賬戶的,銀行流水一清二楚,信托的都好歹還有個信托公司的資金專戶,定融的就是最直接的點對點的打款和回款方式,這種沒法賴賬的。而且定融政信資金有很大一部分是做了屬地銷售,那種往往就是當地財政局或者國資委的某某某帶著管理人跑去當地相關部門、事業單位等特定地方特定人群,先做宣傳介紹,提前說幾時有個政府平臺公司要發債,大家提前準備好。這種募集模式完全就是靠地方老百姓對地方上認可的程度,越認可的,募集的越多越快;越不認可的,越募集不動;這些投資人其實很多連領導家住哪個地方都知道,你要是給他整政信 了,那些投資人還不天天來煩你。國內一個潛在的共識,那就是我們每年WW的資金比J費開支都還多,那些統ZB,每年就是專門干這些事情的,為了很小的一點定融政信的錢,花很多精力去WW,那是很不算的,而且還打地方上的臉,所以絕大多數地區,幾乎很少有政信政信 的,即使有的也都是快速就解決掉。

三、監管對這一塊的態度

?關于對化解地方債的風險方面,業內某機構高管是這么看待的,他認為:化解地方債無風險是:地方債有風險的地方就要化解掉,沒風險,沒出過事故的那類一般就不會受到影響。實際上,一個地方一個區域如果發生了政信 風險后,即使監管不化解,那些非銀行類金融機構或者其它機構資金都不會再給那個地方授信放款,不需要監管化解風險,那些機構都會很主動的自己就把資金抽走。發展的好的區域,風險低,自然而然會有更多的機構愿意把錢投向該區域,這種既屬于監管行為,也有市場行為在里面規避風險。要想拉均勻各地方的發展差異,那種只能是靠上頭用政策去扶持。

?另外,不同的機構的風控審核門檻和對資金的用途限制不一樣,所以不同途徑的資金用起來,方便度也不一樣 ,一般銀行貸款的資金限制非常多,尤其是國開行和農發行的資金,它雖然給您授信了,很多時候都必須要??顚S?,比如以前國開行的資金只能用于棚改,農發行的資金只能是投向農業領域,定融的資金就要寬松的多,用起來也要順手的多。

四、純正政信的玩法

?因為純正的政信類公司,他們成立之初的目的就是為地方上融資用的,他們相當于地方政府職能部門的延伸,承擔了很多地方上的任務,他們組建公司和普通公司最大的區別就是:不以盈利為目的,而普通市場化運作的公司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盈利,這是在特定的環境下產生的特殊事物,因為純正的政信類融資平臺,它的收入主要來源于財政撥款,然后城投公司去承擔公益性的基礎設施建設。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好以后,有些才能產生源源不斷的現金流。這次我們在拜訪多家機構時,側面了解到政府平臺的玩法也是,每次融資后,融資方用不完的錢,直接就被上頭調撥走了,每次要付息或者還本金,需要用多少錢時,在用錢的前面一個月做資金計劃,上頭調撥資金 ,很多時候都是一套領導班子,兩三塊牌子,說白了這些錢就是借給地方上用了,還的時候也是地方上把錢撥下來還。至于像城投類公司轉型市場化運作的,那個太遙遠。別說城投公司,就是像很多大型的甚至已經上市的國有企業,它都做不到完全的市場化運作。

?除了主要上面的這些內容,還有一些信息就不太方面在公眾號里面寫,等以后再介紹。

?最后,我們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轉型到政信領域來看,我們團隊認為是非常明智的,也是非常及時的,如果再拖一年半載的時間轉型, 城投公司 里面遇到風險估計會更多,資金從P2P里面轉投到政信里面后,心里踏實多了,收益率雖然降下來了,但是未來能遇到壞賬的幾率就太低了。P2P雖然預期收益高,但它的壞賬風險太大,一個投的平臺,即使是用心做業務的,且不被立案,老板不跑路,不城投公司 的平臺,真發生風險時,投資人往往會損失四成以上的本金。如果要是遇到跑路的,城投公司 的,或者被立案還沒下車的平臺,那種還有血本無歸的可能,這種情況下得到的利息和失去的本息完全不成正比。政信債也不是什么新鮮的事物,它已經存在很多年了,未來也會長期存在下去,只要投資人不貪,不盲目亂投,還是可以把風險控制的非常低的。

為什么政府定融要找三方平臺

首頁

新聞

無障礙

為什么政府平臺公司不直接找銀行貸款?為什么政府平臺需要通過信托、資管、定融計劃融資?

??

華宇國信

2022年3月30日17:00華宇國信官方賬號

?

關注

為什么政府平臺需要通過信托、資管、定融計劃融資?

一、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融資的主要手段、成本、期限;

1、向商業銀行貸款;

這類融資手段在政府平臺中都是借款的主要來源, 這類貸款的資金成本一般在6-7%/年左右。

很多區、縣級地方政府平臺是沒有評級的,他們很難公開發債,地方上要舉債,主要就是靠政府平臺從銀行拿貸款,這類貸款一般要占到地方債務的一半以上。銀行貸款主要是以長期貸款為主,比如江油鴻飛(江油市級平臺)2018年從農業發展銀行拿了規模11億期限15年的授信,不過一般商業銀行貸款期限5-10年居多。

另外,銀行除了通過貸款給政府平臺資金,還會通過非標資產給政府平臺輸血,比如:銀行理財資金可以購買地方政府平臺作為融資方如信托、資管、私募債等金融產品。

2、公開發行債券進行的融資;

發行公開債券的融資成本往往比銀行貸款、信托、定融等成本還低,一般利率在3-7%之間,公開債券融資的占比就要看當地的經濟實力,經濟越好的占比就越高,經濟條件越差的沒法公開發行債券。所以經濟好一些的地方政府會打造幾個信用評級不錯的發債政府平臺,但是貧困地區因為預算收入太少,它就很難有優質的政府發債平臺。

比如樂山市僅兩家AA級政府平臺:樂山國投,峨眉山市國投;樂山轄區其它區、縣暫時沒新AA級平臺,所以要打造AA級政府平臺還是很難的。

公開發行的債券屬于標準化資產,發行的債券可以在銀行間交易市場和證券交易所公開流通買賣。

3、從保險公司拿貸款;

這種融資方式的成本跟銀行貸款差不多,因為險資本身資金成本低,而且期限長,投放到政信類項目上的期限也很長,而且一般資金量比較大,是政府平臺很大的資金來源之一。

4、非銀行類金融機構的非標貸款;

非銀行類的非標借款主要就是:信托、資管、定融等的融資。同一家政府平臺從這三個的通道上獲得的融資成本差異不大,基本在10%左右,然后貸款期限基本都在2年以內,極少數有3年期的貸款。只是不同的金融機構,因為其品牌溢價不同,金融機構自身留存的管理費比例有差異,從而導致投資人的實際獲得的收益略有差異。

比如都是投資100萬,信托的實際年化收益率8%-9%,資管8.5%-9.5%、定融9%-10%左右;只是定融計劃的起投門檻最低,基本20萬就可以投資,相比政信信托、資管的投資門檻要低很多。

二、地方政府平臺各種融資方式的風險差異;

如果都是同一家政府平臺的借款,其實不同借款渠道的政信 風險差異極小,就跟一般企業一樣,只要經營正常,他借的錢都會還,如果借款人成為失信被執行人,這種企業即使是從銀行借貸、發行公開債券的錢都會政信 。

雖然政府平臺不同融資方式的風控措施略有差異,但效力上差異細?。ㄒ驗槿f一出現極小概率標債 ,基本還款資金來源都是政府參與協調,而不需要去訴訟處置資產來還款)。

即使是一家優質的政府平臺,如果是非標類的政信 ,甚至是一筆極小金額的金融借貸糾紛,都會導致其再融資出問題,甚至公開發行的標準債券的價格也會隨之暴跌,從而導致公開發債的成本就會急劇升高。

所以絕大多數地方政府平臺都僅僅是把非標類信托、資管、定融作為融資手段的有效補充,不能因為非標融資而拉高其它融資途徑的融資成本,整體融資成本也會嚴格得控制。更不會對不同融資渠道的債務差別對待,因為任何一筆政信 ,帶來的結果都會是企業債務爆雷等一系列的問題。

三、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為什么不全從銀行拿貸款?

地方政府舉債的目的主要是為建設地方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比如建設新城、新區,動不動就需要數年、數十年的時間才能建設完,尤其是各個地方新區的那些建設項目,前期投入都是巨大的;隨著基建設施的完善,土地價格才會起來,招拍掛后政府才能有源源不斷的現金流;這樣各類企業逐漸落戶進入新區后,人氣帶來新區的土地價格的上漲,從而做到良性循環。

但一個大型基建項目不同階段,項目建設資金的需求是不一樣的,不同時期使用的資金量也不同。假如從基建項目一開始直接找銀行貸款,一次性借最長期限、借項目總投資的金額量,這必然會導致大量的資金閑置。

所以現實中政府平臺在融資需求上:各種長期、中期、短期不同期限的資金,各種低、中、高成本的資金也全都要用上,以長期低成本的銀行貸款、公開發債為主,配置部分中、短期的信托、資管、定融計劃資金去補充項目資金的流動性需求。從而實現整個基建項目投資周期完成后,資金使用成本最低化;

最后做個類比:對于政府平臺來說,銀行貸款是必須一直都要用的主餐;公開發債券是有資格的平臺才可以點的主菜;信托、資管公司貸款算是配菜;至于定融計劃,對政府平臺來說就像零食,偶爾用一下;

了解政府平臺公司融資內部邏輯,可以更好地了解各類政信產品的風險差異,在具體投資標的選擇上,需要結合地方經濟、平臺公司實力、抵質押物等具體情況結合自身的風險偏好和投資期限、收益等需求做匹配;

文章版權及轉載聲明

作者:linbin123456本文地址:http://www.falseprion.com/?id=27871發布于 03-24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定融標債網

閱讀
分享